心臟和血管系統(tǒng)是人體內一套四通八達的密閉系統(tǒng),血液在這套系統(tǒng)內往復流動,將養(yǎng)分帶到身體各處,以維持各種生命活動。血壓,一般指體循環(huán)動脈血壓,簡單地說就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,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。心室收縮時,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,主動脈壓急劇升高,它所達到的最高數值就叫做收縮壓,也稱高壓。心室舒張時,動脈血管彈性回縮,血液仍慢慢繼續(xù)向前流動,但主動脈壓下降,它所下降到最低的數值叫做舒張壓,也稱低壓。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稱為脈壓差。一般所說的動脈血壓是指主動脈血壓。因為在較大動脈中血壓降落很小,所以實際測量中常將在上臂測得的肱動脈血壓代表主動脈血壓。長期以來人們用水銀測壓計來測量血壓,因此習慣上用水銀柱的高度來表示血壓數值,即毫米汞柱(mmHg)。
正常人一生中的血壓并不是一成不變的。同一個人在非同日或者同一天的不同時刻其血壓值也不會絕對相同。一般規(guī)律是:白天由于活動較多,血壓相對較高;夜間睡眠時血壓處于靜止狀態(tài),全身臟器、組織功能活動減弱,血壓降至最低水平。
動脈血壓是心血管功能活動的重要指標,也是衡量整體功能狀態(tài)的一個重要指標。足夠的循環(huán)血量、正常的心臟功能和外周阻力,三者維持了整體血壓的穩(wěn)定。血壓穩(wěn)定是推動血液循環(huán)和保持各組織、器官得到足夠血液灌注的重要條件之一。只有全身各組織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灌注,其生化代謝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進行。
收縮壓主要受心室射血量的影響,舒張壓主要受外周阻力的影響。生理狀態(tài)下,經常性對血壓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是搏出量、心率和外周阻力。凡能影響心排血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響動脈血壓。
(1)心率:心率增加可引起心輸出量增加和舒張期縮短,舒張壓上升,脈搏壓減小。
(2)心臟收縮力:心臟收縮力增強使每搏量增加,收縮壓明顯升高,舒張壓稍有增加,因而脈壓加大,收縮壓客觀反映心臟每搏量的多少。
(3)血管外周阻力:血管外周阻力改變對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有影響,但對舒張壓的影響更為明顯。外周阻力加大,動脈血壓流速減慢,舒張期末動脈存血加多,使舒張壓升高,脈搏壓減小。可見舒張壓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。高血壓患者由于動脈硬化會使外周血管阻力過高,從而導致動脈血壓特別是舒張壓的顯著升高。
(4)大動脈管壁的彈性:大動脈管壁的彈性有緩沖動脈血壓升高的作用,可以降低脈壓。老年人很多血管彈性纖維和平滑肌逐漸被膠原纖維所取代,血管壁的彈性大減,導致收縮壓上升和脈壓加大。
(5)循環(huán)血量,正常循環(huán)血量與心血管容積基本適應,可維持約7mmHg的循環(huán)充盈壓。在失血量超過30%時,體循環(huán)平均壓將下降,可發(fā)生休克。
我國健康青年人在安靜狀態(tài)時收縮壓為100~120mmHg,舒張壓為60~80mmHg,脈壓差為30~40mmHg。在此范圍的個體,通過改變生活方式(戒煙、限制飲酒和高脂肪、高糖食物的攝入,生活有規(guī)律以及加強鍛煉等),通常不會發(fā)展為高血壓。所以,高血壓是可以預防的。毫米汞柱(mmHg)為常用血壓單位,而國際上以千帕斯卡(kPa)作為血壓的單位,其換算關系為1mmHg=0.133kPa。